【中國時報 文/李盛雯】2009.04.22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陳喬琪 
「我不是天性樂觀的人,而是受訓練來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陳喬琪本身是精神科醫師,特別注重人的身心平衡;談到情緒管理,他說,無論工作或生活壓力有多大,只要養成正面思考的習慣,還是可以快樂過日子。

金融海嘯、失業創新高,許多人陷入憂鬱。陳喬琪鼓勵大家,無論如何,還是要正面思考,像他自己就是「正反兩面都想過,然後專注於正面」的人,透過不斷練習,即使並非天生樂觀,也能培養一套解壓之道。

陳喬琪從小愛音樂,音樂是他生命中重要元素,也是延年益壽的小秘密。母親是小學老師,他從小受母親薰陶,鋼琴彈得很好,甚至一度想以音樂家做為終身職業;雖然後來轉學醫,但古典音樂的種子早已深植心中,緊張時,只要腦中浮出音樂,很容易就放鬆了。

「聽音樂是最好的減壓妙方。」陳喬琪只要一上車,頻道就鎖定聽著古典音樂,令他心情平靜,多年潛移默化,只要靜下心,一段段美妙的旋律自動出現在腦中,是很棒的享受。

運動也是很好的減壓方式,陳喬琪有時候打高爾夫,但打球花費高、時間也難安排,因此平日多半靠走路健身。他在日本國立岡山大學攻讀醫學博士學位時,發現日本人喜歡走路,走路有益身體健康,從此他也養成走路健身的習慣。

每天晚上,是陳喬琪和老婆一起走路運動的時間,這可不是邊聊天邊散步,而是會流汗的認真走路,不但穿上球鞋,還戴上帽子,可說裝備齊全。白天,他也盡量走路,左腰上掛了個計步器,多年走下來,走出好體力。

信仰是陳喬琪力量的泉源。他說,人要有信仰,「信仰會讓一個人謙虛、有盼望、會反省。」身為基督徒,信仰帶給他心靈滿足,也是重大決定時的最高指引原則。

作為台灣最有名的精神科專門醫院院長,陳喬琪的心願是幫精神病患「去污名化」,他說,精神科的病人沒有病識感,不願意到醫院治療,造成家屬更大的負擔; 另一方面,憂鬱症則有過度診斷的現象,這些都需要社會大眾的認知,如何讓精神病人重返社區,如何讓精神分裂症正名為「認知功能失調症」,都還有很大的進步 空間。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2&id=5826


溫哥華大夫的碎碎唸:
有信仰 愛音樂 正面想 快步走~~~
溫哥華大夫的另一個家: 【新】讀書人'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eshung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