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 2007.09.21 /中央社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今天表示,台灣現在的醫學教育太過重視醫學的技巧,太功利下忽略了最基本對病人應有的關懷和照顧,如果台灣醫學教育沒有對人道關懷有深入的瞭解和認知,病人將無法獲得真正有效的治療和幫助,無形中也會成為一種醫療的浪費。

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今明兩天舉辦「醫學院學生人道醫療工作坊」,黃達夫表示,新世代的醫學教育,除了追求品質,醫院的團隊合作和照顧病人的用心態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些台灣都需要再加強。

黃達夫指出,台灣醫學界太過功利,卻很少願意瞭解病人的實際需要,他舉例日前某財團與醫學中心要花大錢蓋質子中心,其實這項作法宣傳大於實質效果,質子治療可醫治的病畢竟很少,若醫療資源能更有效的運用在台灣需要的病患身上或許更有實質意義。

他表示,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讓醫生追求看病人的數量,醫療行為變成一種「給藥」而不是找出病因,頭痛醫生就給頭痛藥,不會花時間傾聽病人的病史,找出病人為何會頭痛的原因,缺乏對病人的深入瞭解,怎會做出有效的治療?

他說,臨床上他治療癌症病人起碼要花一個小時聽病人的病史,對治療不熟悉的地方就尋求其他專家的意見,在因台灣醫療的「給藥」文化下,通常臨床上他接到的癌症病人往往病情已延誤了。

當初發起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的亞都麗致飯店總裁嚴長壽說,當初因為有個親戚罹患癌症,就醫的經驗讓他感到十分不愉快,治療也沒有效果,接受黃達夫 的治療時,親戚已經到癌末,但黃達夫的細心問診下,讓他親戚延長了五年的生命,這段經歷才讓他感到醫師養成的重要,進而發起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



【大紀元9月22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21日起舉辦「醫學院學生人道醫療工作坊」,邀請國內外許多從事國際醫療服務的專家分 享經驗,包括長期關懷玻利維亞街童的台裔美籍醫師黃至成、在哈佛醫學院任教社區參與的Dr. Elizabeth Miler及特地從南非回國的家醫科醫師張燕娣等。

據中央社報導,籌辦這次工作坊的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賴其萬表示,台灣的醫學教育正面臨一項瓶頸,在台灣社會整體大環境一片追求名利下,實在很難教導醫學院學生從人本、利他主義的觀點出發從事醫學工作。

賴 其萬說,這次工作坊邀請到許多從事國際醫療的醫生分享服務的經驗,包括長期關懷玻利維亞街童的台裔美籍醫師黃至成、常赴海地從事醫療服務工作的美國邁阿密 大學醫學院小兒心臟科教授楊明倫、經常往返非洲從事醫療服務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醫師陳志成,及在泰緬及南非做醫療服務的張燕娣等。

他表示,工作坊也邀請在哈佛大學醫學院任教的Dr. Elizabeth Miler談如何設計可以激勵醫學生關懷社區、並付諸行動的課程,及澳洲蒙那許大學Dr.Michael Toole分享在泰國及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服務多年的心得。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說,台灣一般的醫學生會把醫學知識和技巧當成最重要的東西。但其實如何把知識和技巧應用在病人身上,讓病人獲得實質的幫助才是最重要的一環,作為一個醫學生,最基本應該要有利他的觀念,才能進一步學習醫學知識與技巧,進而成為一個負責任的醫生。

黃達夫指出,台灣醫學界太過功利,卻很少願意了解病人的實際需要。他舉例日前某財團與醫學中心要花大錢蓋質子中心,其實這項作法宣傳大於實質效果,質子治療可醫治的病畢竟很少,若醫療資源能更有效的運用在台灣需要的病患身上或許更有實質意義。

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的發起人、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表示,台灣社會現在正缺少的就是人道與助人的熱忱,透過讓更多人知道這些實際從事人道救援醫師的體驗,可以讓社會有更多的感動和啟發。

嚴長壽說,當初因為有個親戚罹患癌症,就醫的經驗讓他感到十分不愉快,治療也沒有效果,接受黃達夫的治療時,親戚已經到癌末,但黃達夫的細心問診下,讓他親戚延長了五年的生命,這段經歷才讓他感到醫師養成的重要,進而發起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

「醫學院學生人道醫療工作坊」由教育部醫教會、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及台灣國際醫療行動聯盟(iACT)協助舉辦,有11所醫學院約150名學生報名參加,透過專家經驗分享與小組討論,希望激發台灣醫學院學生對人道醫療服務的熱情。


溫哥華大夫的碎碎唸:
醫師是在醫人!不是在醫病!
全人醫療~~~
溫哥華大夫的另一個家: 【新】讀書人'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eshung2010 的頭像
    jameshung2010

    讀書人's 收藏

    jameshung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