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洞
作者:施蟄存
小小的烏蓬船,
穿過了秋晨的薄霧,
要駛進古風的橋洞了。
橋洞是神秘的東西哪
經過了它,誰知道呢,
我們將看見些什麼?
風波險惡的大江嗎?
純樸肅穆的小鎮市嗎?
還是美麗而荒蕪的平原?
我們看見殷紅的烏柏子了,
我們看見白雪的蘆花了,
我們看見綠玉的翠鳥了,
感謝天,我們底旅程,
是在同樣平靜的水道中。
但是,當我們還在微笑的時候,
穿過了秋晨的薄霧,
幻異地在龐大起來的,
一個新的神秘的橋洞顯現了,
於是,我們又給憂鬱病侵入了。
施蟄存
(1905~2003 ) 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原名施青萍,筆名安華、李萬鶴等。原籍浙江杭州。8歲時隨家遷居江蘇松江(現屬上海市)。中學時喜讀唐詩,作過舊體詩。1922年 考進杭州之江大學,次年入上海大學,開始文學活動和創作。1926年轉入震旦大學法文特別班,與同學戴望舒、劉吶鷗等創辦《瓔珞》旬刊。1927年回松江 任中學教員,1928年後任上海第一線書店和水沫書店編輯,參加《無軌列車》、《新文藝》雜誌的編輯工作。1932年起主編大型文學月刊《現代》,成為專 業文藝工作者。1935年應上海雜誌公司之聘,與阿英合編《中國文學珍本叢書》。1937年起在雲南、福建、江蘇、上海等地多所大學任副教授、教授。其間 一度旅居香港。1952年院系調整後一直在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授,並參加了中國作家協會。1937年以前,除編輯工作外,主要創作短篇小說、詩歌及翻 譯外國文學。抗日戰爭時期寫作散文。1950至1958年翻譯了200萬字外國文學作品。1958年以後,致力於古典文學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已刊行的 短篇小說集有《上元燈》、《將軍的頭》、《李師師》、《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小珍集》,散文集有《燈下集》、《待旦錄》,還出版了一些學術著作 和大量譯作。施蟄存以寫心理分析小說著稱,代表作有《梅雨之夕》、《春陽》等篇,著意描寫人物主觀意識的流動和心理感情的變化,追求新奇的感覺,將主觀感 覺融入對客體的描寫中去,並用快速的節奏表現病態的都市生活,成為中國「新感覺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新】讀書人 '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本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