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濤
作者:蔡其矯
夜用星束紮起濃黑長髮
散落到深沉水裡
心頭溢滿幽暗
憂思不請自來
諦聽寂靜洶湧
心事難以表達
不如以沉默和星說話
眼睛印著夜海
有如遙遠不可及的悲哀
生命航行在無聲世界
惟有時發時止的濤聲
一次比一次深沉
一次比一次凶猛
敲打心的琴弦
也許未說出的東西最真實
不需發音便做同一夢幻
美麗慌亂的夜
心扉久閉後敞開
一切虛飾掃淨
訴出柔情
以濤聲作信使
灼灼星芒撫頭頂
晚潮安慰被遺棄的心
閃爍一顆顆同情淚
夜已到朦矓時刻
空茫的月天更加沉靜
靈魂向永生的昏暗飛去
借幻想淡化了痛苦的現時
蔡其矯(1918.12.12——2007.1.3)
1940年至1942年華北聯合大學文學系教員;1945年晉察冀軍區司令部作戰處軍事報導參謀;1949年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情報總署東南亞科 長;1952年至1957年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教員、教研室主任;1958年漢口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政治部宣傳部長;1959年福建作家協會專業作 家、副主席、名譽主席、顧問。
聯合大學1918年12月12日生,福建省晉江縣園坂村人。 8歲隨家庭僑居印尼泗水。 1929年回國在福建泉州教會學校上完初中。 1934年到上海昇高中。在上海暨南大學附中讀書時參加學生愛國運動,積極投身抗日戰爭這一民族偉大的救亡運動,開始寫反映抗日鬥爭的作品。 1936年至1938年,20歲的蔡其矯再次回國參加抗敵。 1938年輾轉到達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 1939年隨該校部分師生到達晉察冀邊區,在華北文藝學院文學系任教。 1941年開始發表詩作,其間寫的《鄉土》和《哀葬》二詩分別獲晉察冀邊區詩歌第一獎和第二獎。 1942年寫的《肉搏》至1953年發表,被詩歌朗誦者和劇校考生一再朗讀,並以此詩聞名於世。同年寫歌詞《子弟兵歌》,被選為廣泛傳唱的軍歌。在晉察冀 軍區抗敵劇社寫劇本寫歌詞,如《月雪之夜》等。 1945年當隨軍記者,寫報導之外,也寫詩。他是一位從延安走出來的浪漫詩派的傑出代表。 1948年後從事國內外政治和社會的研究工作。 1953年到北京中央文學講習所任教,後任該所教學研究室主任,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上 世紀50年代,蔡其矯主動放棄仕途,保持詩人身份。 “大躍進”時代,當人們爭相寫頌歌之時,蔡其矯卻另闢蹊徑,寫出了直面歷史沉痛與生活艱辛的《霧中漢水》、《川江號子》等力作,1956年至1957年間 發表了許多詩作,分別收集在《迴聲集》、《迴聲續集》(均於195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濤聲集》(1957年,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出版)三個詩集裡。
上世紀60年代,極左思潮當道,蔡其矯卻在詩中“憎恨強權”。隨後,他一再被“邊緣化”,甚至被流放和投進監獄。 1962年後,他從事自由詩、民歌體和古典詩詞研究。這一時期,他的詩很少。打倒“四人幫”之後,他又重新煥發了創作的活力,成為新時期中國詩壇的先驅人 物。詩集《祈求》是他寫於上世紀70和80年代的作品。在這裡依然可見其積極的生活態度,對現實的關注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 1959年回福建為專業作家,將20年來所寫的詩作收編為《迎風集》、《雙虹集》、《福建集》三個詩集。另有《迎水集》、《醉石》、《蔡其矯選集》(人民 文學出版社版)、《蔡其矯詩歌迴廊》(海峽文藝出版社版)等15種。
蔡其矯受惠特曼、聶魯達的影響,曾翻譯惠特曼、聶魯達、埃利蒂 斯、帕斯等人的作品,也從祖國傳統的詩歌以及民歌中吸取營養,接受中外詩歌的多種表現方法,注意題材和形式的多樣化。詩人對理想、自由、愛情和生命的追 求,在心靈與時代的相撞擊中,激濺出詩的火花,成為20世紀的一份見證。高齡時期的蔡其矯,依然激情如昨青春煥發,自己筆耕不輟,且長年熱心提攜後進,培 養詩歌新人,對社會性的文學活動一向熱情鼓勵,積極參與。其詩歌精神影響了幾代詩人。蔡其矯先生無疑是我國當代具有重大影響的著名詩人。
【新】讀書人 '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本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