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之歌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作者:尼采

 

  夜已到來:現在噴泉之聲音響得愈高了。而我的靈魂也是一個噴泉。

  夜已到來:現在愛人之歌醒了。而我的靈魂也是一首愛人之歌。

  我身上有一件從未平靜過,也不能平靜的東西;它想高喊起來。我身上有一個愛的渴望,它正說著愛的言語。




  我是光:唉,我真希望我是夜呢!我被光圍繞著,這正是我的孤獨啊!

  唉,我希望我是陰影與黑暗呢!我會怎樣地在光之乳房上解我的渴啊!

  一閃一閃的小星,天上放光的蟲啊,我願祝福你們,而被你們的光之禮物所祝福。

  但是,我生活在自己的光裏,我吸回從我爆烈出來的火焰。

  我不曾嘗過取得者之快樂;我常常夢想:偷竊應比取得更為甜蜜。

  我的貧困便是我兩手之不停的給與;我的妒忌便是我常看見期待的眼睛和渴望之星夜。

  啊,給與者之不幸啊!我的太陽之偏食啊!希求渴望之渴望啊!滿足中極度的饑餓啊!

  他們取得我的給與:但是,我是否接觸到他們的靈魂呢?授受之間,有一個深谷;而最小的深谷是最後被架上橋的。

  一種饑餓發生於我的美裏。我想傷害我照耀著的人們;我想搶掠我曾給與贈品的人們:——我如此地想作惡事。

  當別人想握我的手的時候,我卻縮回我已伸出的手;我遲疑著,如急傾的瀑布遲疑一樣;——我如此地想作惡事!

  我的豐富沉思著這種報復;我的孤獨誕生了這種惡念。

  我給與時的幸福因給與而死去;我的道德已經厭倦了它自己的豐滿!

  常常給與的人有失去羞澀的危險;因為這人的心與手,終於會因分贈而生出一層硬厚的皮。

  我的眼睛不再為請求者之羞慚而流淚;我的手皮變成硬厚的,不能感覺到受施者的手之戰慄。

  我的眼淚和我的心之柔嫩何往了呢?啊,給與者之寂寞啊!發光者之沈默啊!

  許多太陽在空間繞行著:它們的光向一切黑暗之物說話。——但是對於我,它們卻沈默著。

  啊,這是光對於其他發光的一切之恨惡:它毫無憐憫地繼續著它的前進。

  每一個太陽對於其他發光的一切,都是由衷地不公平;對於其他太陽是冷酷:——它如此地繼續著它的前進。

  太陽們循著它們的軌道大風暴似地飛進:那是它們的旅行。它們遵從著它們的不可阻撓的意志:那是它們的冷酷。

  啊,只有你們,黑暗的夜間之物啊,從光取得了你們的溫熱!啊,只有你們,在光之胸前吸飲安慰的乳汁!

  唉,冰圍著我;我的手接觸著冰而發燒!唉,我渴,而我的渴是一種希求你們的渴之渴!

  夜已到來:唉,為什麼我不得不是光呢!而渴求著黑暗呢!而孤獨呢!

  夜已到來:現在我的渴望泉似地噴射著,——它要高喊。

  夜已到來:現在噴泉之聲音響得愈高了。而我的靈魂也是一個噴泉。

  夜已到來:現在愛人之歌醒了。而我的靈魂也是一首愛人之歌。——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歌唱。







【簡介】  弗裡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著名德國哲學家。他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散文家。是他最早開始批判西方現代社會,然而他的學說在他的時代卻沒有反應,直到下一個世紀—— 20 世紀,才激起深遠的調門各異的回聲。後來的生命哲學,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後現代主義,都以各自的形式回應尼采的哲學思想。


【生平】
     
       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於普魯士薩克森州勒肯鎮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尼采自幼相信自己有著波蘭貴族血統並為此而感到自豪。1865年,尼采進入萊比錫大學攻讀古典語言學,並開始接觸叔本華的哲學思想。這些思想後來成為尼采哲學思考的起點。1869年,年僅25歲的尼采被聘為瑞士巴塞爾大學古典語言學教授。1879年,尼采辭去了巴塞爾大學的教職,開始了十年的漫遊生涯,同時也進入了創作的黃金時期。1889年,長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於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孤獨,在都靈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馬伕虐待的馬的脖子,最終失去了理智。1900年,尼采與世長辭,享年55歲。

  尼采的生日恰好是當時的普魯士國王弗裡德里希•威廉四世的生辰。尼采的父親是威廉四世的宮廷教師,他曾執教過四位公主,深得國王的信任,於是他獲得恩 准以國王的名字為兒子命名。後來,國王指派尼采的父親到勒肯鎮擔任牧師,那個影響世界的天才尼采也就在這裡出生。尼采回憶:「無論如何,我選在這一天出 生,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在整個童年時期,我的生日就是舉國歡慶的日子。」尼采學話很慢,他老是用嚴肅的目光注視著一切,老牧師非常喜歡他,經常帶著他一起 散步。尼采5歲時,父親不幸墜車震傷,患腦軟化症,不久就去世了。

 不久他隨全家搬到了南堡(Naumburg),但是尼采並沒有忘記父親,父親的身影早已刻入他的記憶當中,他希望以父親為榜樣成為一名牧師,因此他時常 給夥伴們朗誦聖經裡的某些章節,為此,他獲得了小牧師的稱號。由於父親過早去世,他被家中信教的女人們(他的母親、妹妹、祖母和兩個姑姑)團團圍住,她們 把他嬌慣得脆弱而敏感,幼年的尼采深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無常,因而變得孤僻,尼采曾經這樣講述形容他的童年:「那一切本屬於其他孩子童年的陽光並不能照在 我身上,我已經過早地學會成熟地思考。」在尼采的成長過程中,虔誠的清教徒母親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他後來終生保持著清教徒的本色,猶如石雕一般純樸。

 10歲時他就讀於南堡文科中學,對文學與音樂極感興趣。14歲時,進入普夫達中學,這個學校課程都是古典的,訓練很嚴格,出了很多偉人,如詩人和劇作家Novalis,語言學家和研究莎士比亞的學者Schlegel,以及康德的繼承者、偉大的先驗主義和道德哲學的代表費希特。 可是尼采卻難以接受這種新生活,他很少玩耍,也不願意接近陌生人。這時的他除了理智的發展並有著驚人的進步外,音樂和詩歌已經成為他感情生活的寄託。尼采 幼年曾受教於普魯士當時最好的女鋼琴家,當他的母親為他聘請這位老師時,尼采就深感日後的生活離不開這樣的精神支持了。

 1864年,尼采和他的朋友杜森(Paul Deussen)進入波恩大學攻讀神學和古典語言學,但第一學期結束,便不再學習神學了。他常聽同學們交談,有些人毫無信念和激情地重複黑格爾、費希物、謝林的各種公式,那些偉大的體系已經喪失了激發人的力量;還有一批人喜歡實證科學,閱讀福格特和比希納的唯物主義論 文。這些都沒能吸引尼采,他是一名詩人,需要激情、超常和具有神秘性的東西,他不再滿足於科學世界的清晰與冷靜。尼采在修養和氣質上更是一名貴族,所以他 對平民政治不感興趣,而且他從沒想過要過一種安寧舒適的生活,所以他不會對有節制的歡樂和痛苦這樣一種可憐的生活理想感興趣。尼采有自己的喜好,他熱愛希 臘詩人,崇尚希臘神話中各種具有鮮明特點的人物,並把他們巧妙地同德意志的民族精神結合起來。尼采還在校學習時就深深體會到精通和弘揚本國、本民族文化的 重要性,這充分地體現在他對古文字、文學,古典主義藝術的熱愛。他熱愛巴赫貝多芬,以及後來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熱情褒揚的那位歌劇巨人——瓦格納。

 1865年,他敬愛的古典語言學老師李謝爾思(F. W. Ritschls)到萊比錫大學任教,尼采也隨之到了那裡。當時的尼采雖然年紀不大,但已經開始哲學沉思了。那時,尼采非常困惑:為何像叔本華那樣的天才 會被現世所拋棄,其偉大的著作為何只在書架的偏僻角落才找得到?叔本華是這個青年心中的偶像,他在以後也被認為是叔本華唯意志論的繼承者。這時的他,此外 還從朗格、施皮爾、泰希米勒、杜林哈特曼那裡汲取了傳統的抽象概念。

 1867年,23歲的尼采應徵入伍。他是近視眼,又是寡婦的獨子,本來可以倖免,但在薩多瓦和色當的神聖日子裡即便是哲學家也要去當兵。後來他在行軍中從馬上摔下來扭傷了胸肌並因此而退役。

 1868年,他的導師李謝爾思向巴塞爾大學推薦他:「39年來,我親眼目睹了這麼多的年輕人成長起來,但我還從未見到有一個年輕人像這位尼采一樣如此早 熟,而且這樣年輕就已經如此成熟……如果上帝保佑他長壽,我可預言他將來會成為第一流的德國語言學家。他今年24歲,體格健壯,精力充沛,身體健康,身心 都很頑強……他是萊比錫這裡整個青年語言學家圈子裡的寵兒……您會說,我這是在描述某種奇蹟,是的,他也就是個奇蹟,同時既可愛又謙虛。」李謝爾思第一個 向世間預言尼采是位天才。

 1869年2月,尼采被聘為巴塞爾大學古典語言學系副教授。此後的十年是尼采一生中相對愉快的時期。在巴塞爾,他結識了許多年長和年輕的朋友,例如瑞士 著名文化藝術史學家雅可布•波克哈特(Jakob Burckharat)。1869年5月17日,尼采初次到瑞士盧塞恩城郊的特利普拜訪了華格納。 同月28日,他在巴塞爾大學發表就職演說,題為《荷馬和古典語言學》。當時,巴塞爾城裡所有貴族家的大門都對他敞開,他成為巴塞爾學術界的精英和當地上流 社會的新寵。1870年,尼采被聘為正教授。不久傳來了德法開戰的消息,尼采主動要求上前線。在途經法蘭克福時,他看到一隊軍容整齊的騎兵雄糾糾氣昂昂地 穿城而過。突然間尼采的靈感如潮水般湧出:「我第一次感到,至強至高的『生命意志』決不表現在悲慘的生存鬥爭中,而是表現於一種『戰鬥意志』,一種『強力 意志』,一種『超強力意志』!

 1870年10月,尼采重返巴塞爾大學講壇。他結識了神學家弗蘭茨•奧弗爾貝克(Franz Overbeck),兩人很快成為摯友並共居一所住宅。1872年,他發表了第一部專著《悲劇的誕生》(Die Geburt der Tragodie)。這是一部傑出的藝術著作,充滿浪漫色彩和美妙的想像力;這也是一部幼稚的哲學作品,充滿了反潮流的氣息。尼采並不就此止步,他毅然攻 擊最受尊敬的典範—大衛•斯特勞斯,以此抨擊德國人的粗俗的傲慢和愚笨的自得:「司湯達曾發出忠告:我一來到世上,就是戰鬥。」《悲劇的誕生》和《不合時宜的思考》(Unzeitgemabe Betrachtungen)的第一部發表之後,引來了一片狂熱的喝彩聲,同時也遭到了維拉莫維茨領導的語言學家圈子的排斥。

 1873年,尼採寫了《希臘悲劇哲學》的片斷(後以未完成的手稿出版)。1874年,尼采又完成了《不合時宜的思考》的第二部分《論歷史對生命的損 益》、第三部分《教育家叔本華》。在這部作品中,他猛烈抨擊各沙文主義大學:「經驗告訴我們:國立大學慣於支持低劣哲學家,這是偉大哲學家發展的最大障 礙……永遠也不會有一個國家會庇護柏拉圖和叔本華這樣的人……國家總是懼怕他們。」1875年10月,尼采結識了音樂家彼德•加斯特(P. Gast)。1876年,尼采完成了《不合時宜的思考》的第四部分《理查•華格納在拜羅伊特》。在這部作品中,他稱華格納為齊格弗裡德,「他從不知道害怕 為何物」,甚至把華格納稱為惟一真正藝術的奠基人。到了1876年8月,情況急轉直下。尼采出席了華格納主持的首屆拜羅依特音樂節。當時華格納創作的歌劇 一夜一部地全部被搬上舞台

 1883年,他完成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第一、第二部分,1884年完成了第三部分,1885年完成了最後一部分。尼采在這部著作中闡述了著名的 「同一性的永恆輪迴」的思想。這是他的兩個主要思想體系中的一個。而另一個「趨向權力的意志」的構思,由於他的身心崩潰而半途夭折。著名的「超人」理想和 「末人」形象就是在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尼采評價自己這部著作:「在我的著作中,《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佔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我給予人類的前所未有的最 偉大的餽贈。這部著作發出的聲音將響徹千年,因此它不僅是書中的至尊,真正散發高山氣息的書—人的全部事實都處在它之下,離它無限遙遠—而且也是最深刻的 書,它來自真理核心財富的深處,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泉水,放下去的每個吊桶無不滿載金銀珠寶而歸。這裡,沒有任何『先知』的預言,沒有任何被稱之為可怕 的疾病與強力意志混合物的所謂教主在布道,從不要無故傷害自身智慧的角度著眼,人們一定會首先聆聽出自查拉圖斯特拉之口的這種平靜的聲音的。『最平靜的話 語乃是狂飆的先聲;悄然而至的思想會左右世界。』」

 1886到1887年,尼采把他浪跡天涯時寫下的箴言、警句、辭條彙集起來,組成了兩個集子:《善惡的彼岸》( 1886年)和《道德的系譜》(1887年)。在這兩個集子中,尼采希望摧毀陳舊的道德,為超人鋪平道路,但是他陳述的一些理由卻難以成立。此外,這兩個 集子中所闡述的倫理學的體系還給人留下一種印象—充滿刺激性的誇張。以下五部著作—《華格納事件》、《偶像的黃昏》、《反基督徒》、《看那這人》、《尼采 反駁華格納》都是以極快的速度一氣呵成的。它們寫得標新立異,很有深度。但同時這些書也具有聞所未聞的攻擊性和令人瞠目的自我吹噓。

 1889年,圖林的災難降臨了。尼采進入了他的生命的最後十年。他先是住在耶拿大學精神病院。1890年5月,母親把他接到南堡的家中照料。1897年 4月,因母親去世,尼采遷居到位於魏瑪的妹妹伊麗莎白•福爾斯特-尼采的家中居住。在尼采的一生中,他的家庭始終是他的溫暖的避風港,作為這個家庭中惟一 的男性,家中的五位女性成員始終圍著他轉,無微不至地關懷他,精心呵護他,儘量滿足他的一切願望。但尼采為了心中的崇高理想,毅然捨棄了這一切,像個苦行 僧一樣在這個風雨飄搖的世界中飄泊遊蕩,忍饑挨餓,沉思冥想。1889年,長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於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孤獨,在都靈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馬 伕虐待的馬的脖子,最終失去了理智。1900年8月25日,這位生不逢時的思想大師與世長辭,享年45歲。「銀白的,輕捷地,像一條魚,我的小舟駛向遠 方。」

【主要哲學思想】

      尼采哲學在當時曾經被當作一種「行動哲學」,一種聲稱要使個人的要求和慾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的哲學。他的哲學具有傲視一切,批判一切的氣勢。這正是他的哲學被後現代主義欣賞的重要原因。

  後現代主義對傳統哲學和現代哲學不是拒斥,就是消解。然而對尼采哲學卻情有獨鍾,後現代主義者從尼采哲學中吸納了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尼采哲學的基 本思想觀點,甚至尼采的哲學風格。尼采哲學中的消解傾向成為後現代主義的精神支柱,尼采絕沒有想到,他成了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先驅。
  
  對他來說,哲學思索家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學思索。他創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態迥異的奇特哲學,展示自己的哲學思想。他的哲學無須推理論證,沒有體系框架,根本不是什麼理論體系,是他對人生痛苦與歡樂的直接感悟。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學術著作——《悲劇的誕生》 中,就已開始了對現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儘管物質財富日益增多,人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機械模式壓抑人的個性,是人 們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創造文化的衝動,現代文化顯得如此頹廢,這是現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縮。尼采指出,要醫治現代疾病,必須恢復人的生 命本能,並賦予它一個新的靈魂,對人生意義做出新的解釋。他從叔本華那裡受到啟示,也認為世界的本體是生命意志。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傳統的基督教道德和現代理性。在認識論上,尼采是極端的反理性主義者,他對任何理性哲學都進行了最徹底的批判。他認為,歐洲人兩千年的精神生活是以信仰上帝為核心的,人是上帝的創造物,附屬物。人生的價值,人的一切都寄託於上帝。雖然自啟蒙運動以 來,上帝存在的基礎已開始瓦解,但是由於沒有新的信仰,人們還是信仰上帝,崇拜上帝。尼采的一句名言「一聲斷喝——上帝死了」——是對上帝的無情無畏的批 判。他借狂人之口說,自己是殺死上帝的凶手,指出上帝是該殺的。基督教倫理約束人的心靈,使人的本能受到壓抑,要是人獲得自由,必須殺死上帝。尼採認為, 基督教的衰落有其歷史必然性,它從被壓迫者的宗教,轉化為統治者壓迫者的宗教,它的衰落是歷史的必然。

  殺死了作為神的上帝,又迎來了資本的上帝,資本化身的上帝。尼采忽視了一個基本事實:被資本奴役,不會比被上帝奴役自由得多。但他的「上帝死了」的呼喊,斷喝的啟蒙價值是不能低估的。

  尼採認為,在沒有上帝的世界上,人們獲得了空前的機會,必須建立新的價值觀,以人的意志為中心的價值觀。為此,要對傳統道德價值進行清算,傳統的道德 觀念是上帝的最後掩體,他深深的滲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腐蝕人們的心靈。尼采自稱是非道德主義者和反基督徒,他猛烈批判基督教的道德,基督教所崇尚的 美德。

  尼采對現代理性也持批判態度。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學家開刀,他指出哲學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歷史感,幾千年來,凡是經哲學家處理的一切都變成了概念木 乃伊。理性所起的作用無非是把流動的歷史僵固化,用一些永恆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現實。結果是扼殺了事物的生滅變化過程,扼殺了生命。他認為,這個世界是 一個充滿了偶然性的,動盪不定的,從而無法捉摸的世界。他說,實況是沒有的,一切都是流動的,抓不住的,躲閃的。哲學家的第二個特性是「拒絕感官的證 據」,顛倒了真正的世界和假象的世界。感性證據是真實的,可信的,只是對它們加工時才塞進了謊言。哲學家的第三個特性是混淆始末,他們否認生長過程,進化 過程。哲學家的第四個特性是運用語言中的「理性」強制人們犯錯誤。「是」與「存在」混為一談,弄假成真,弄真成假,矇騙無知的人們。他認為,從蘇格拉底到現代人都狂熱的訴諸理性,是很荒謬的。人類之所以崇尚理性,是指望它給人帶來自由和幸福;然而結果恰恰相反,理性處處與人的本能為敵,造成人的更大痛苦。

  批判理性帶來的謬誤是正確的,但是不能否定理性的存在,理性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理性是人類進步的標誌,是人類文明進程的碩果。歷史上一些傑出的哲學家 就是用理性的武器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理性本身沒有錯,理性是不能否定的。沒有理性,人類就不能正確的認識世界,認識真理。沒有理性,人類將落入迷茫可怕 的境遇。
  
  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學,將生命意志置於理性之上的哲學,非理性的哲學。作為對理性提出了挑戰,他提出了強力意志說。用強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傳統形而上學的 地位。強力意志說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強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權勢,它是一種本能的,自發的,非理性的力量。它決定生命的本質,決定著人生的意義。 尼采比較了強力意志和理性的不同特性,理性的特性是:冷靜,精確,邏輯,生硬,節慾;強力意志的特性是:激情,慾望,狂放,活躍,爭鬥。尼採認為,強力意 志源於生命,歸於生命,它就是現實的人生。人生雖然短暫,只要具有強力意志,創造意志,成為精神上的強者,就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強力意志作為最高的價值尺 度,一方面肯定了人生的價值,另一方面也為人世間的不平等作了辯護。在尼采看來,人類與自然的生命一樣,都有強弱之分,強者總是少數,弱者是多數。歷史與 文化是少數強者創造的,他們理所當然的統治弱者。尼采推翻了神的等級制度,卻肯定了人的等級制度,換湯沒換藥。

  尼采還提出他的超人哲學, 關於建構理想人生的哲學。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徵,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標和人生境界。尼采對現代人,現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夢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 人。超人不是具體的人,是一個虛幻的形象。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閃電那樣的氣勢和風格。尼採認為,超人還沒有現實的存在,它是未來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給現 實的人生提出了價值目標;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

  尼采鼓吹人生的目的就是實現權力意志,擴張自我,成為駕馭一切的超人。超人是人的最高價值,應當藐視一切傳統道德價值,為所欲為,通過奴役弱者、群氓 來實現自我。同時,他特別反對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性解放,在他看來,人們對待婦女的方式就是「別忘了你的鞭子」。  

  尼采的唯意志論哲學價值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尼采繼承了啟蒙運動的精髓,反映了現代意識的覺醒。對人生價值的積極肯定,引發了人們對人生意義人生價值 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對工具理性和工業文明的否定性批判,開啟了現代非理性主義思潮。另一方面,對理性的批判,對傳統的否定也存在著片面性,這正是後現 代主義欣賞的一面。他的倫理思想反映了正在形成的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因而成為了法西斯主義思想的理論基礎。




【主要著作】
(中外文版):

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1872, The Birth of Tragedy)

《悲劇的誕生》李長俊譯,台北三民書店,1970年版;

《悲劇的誕生》劉崎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70年版;

《悲劇的誕生》繆郎山1965年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79年版;

《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周國平譯,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版。

Philosophy in the Tragic Age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

Unzeitgemässe Betrachtungen, (1873-1876, Thought out of Season)

《不合時宜的考察》第一部:

《自白者和作家大衛•斯特勞斯》

《不合時宜的考察》第二部:

《歷史之用途與濫用》淦克超譯,台北水牛出版社1969年版。

《不合時宜的考察》第三部:

《教育家的叔本華》楊白萍譯,重慶商務印書館1945年版;

《尼采論叔本華》,蔡英文譯,台北龍天出版社1979年版。

《不合時宜的考察》第四部:

《瓦格納在拜洛伊特》

Menschliches, All zu Menschliches       (1878, Human ALL-to-Human)

《人性,太人性的》第一卷《啟示藝術家和文學家之靈魂》,胡宏述譯,台北正中書局1966年版。

Morgenröte (1881, The Deun of Day)

《朝霞》,徐梵澄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

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 (1882, The Joyful Wisdom)其中第五部分於1886年續寫

《快樂的知識》徐梵澄譯,商務印書館1939年版,上海商務印書館1945年再版

《樂觀的智慧》,余鴻榮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年版。

《快樂的科學》,余鴻榮譯,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82年版。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Pt.1-3 (1883-1884) and Pt.4(1891, Thus Spoke Zarthustra)

《察羅杜斯德羅序言》,魯迅譯,1918年載《新潮》第2卷第5期,1920年,收入《魯迅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扎拉杜斯特拉這樣說》,譯者不祥,載《學匯》1922年10月至1923年1月連載。

《扎勒圖士之言》,馬君武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

《扎勒圖士特拉如是說》,肖贛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台北1966年再版。

《蘇魯之語錄》,徐梵澄譯,上海生活書局1935-1936年(世界文庫第8、9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蘇魯之語錄》,胡宏述譯,台北正文出版社1966年版;

《蘇魯之語錄》,楊瑞琳譯,高雄則中出版社1962年版。

《查拉杜斯屈拉如是說》,雷白韋譯,昆明中華書局1940年版,上海中華書局1947年版。

《查拉杜斯屈拉如是說》,雷崧生譯,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3年版,上1978年第七版。

《查拉杜斯圖拉如是說》,高寒譯,1978年貴陽中華書局版,華盛頓1972年再版。

《查拉杜斯圖拉如是說》,余鴻榮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83年版。

查拉斯圖拉如是說》,嚴溟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年版。

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1886, Bevond Good and Evil)

《善與惡的超越》一譯 《善惡的彼岸》

Zur Genealogie der Moral(1887,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

《道德系譜學》,陳芳郁譯,台北水牛出版社1975年版

《論道德的譜系》周紅譯,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版。

Der Fall Wagner (1888, The Case of Wagner)

《瓦格納事件》周國平譯,譯文收入《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中, 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版

Götzen-Dammerung (1889, Twilight of the Idols)

《偶像的沒落》,陳芳郁譯,台北水牛出版社1973年版。

《偶像的黃昏》周國平譯,長沙、湖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

Der Antichrist (1895, The Antichrist)

《上帝之死》(即《反基督徒》)劉崎(據英文版)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68年、1971、1983、1986年再版。

Ecco Homo (1908)

《尼采自傳》,徐梵澄譯,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5年版。

《看哪!這人》,高寒1933年譯,貴陽交通書局1947年版。

《看哪!這個人》劉思久譯,文化書局1947年版。

《瞧這個人》劉崎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69年版。

《尼采自傳》,王琬芬譯,台北正文書局1971年版。

《尼采的人生》,鄭捷生譯,台北世界文物供應社1972年版。

《看那個人!》張念生,凌素心譯,收入《權力意志》一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

Der Wiue Zur Macht (1901. The Will to Power)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張念(1901年第一版,1906年第二版)

《尼采詩抄》,馮玉譯,載《文學》8卷,上海生活書局

《尼采詩選》,錢春綺譯,廣西灕江出版社1986年版。



【影響】

        尼采的著作對後世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他的思想具有一種無比強大的衝擊力,它顛覆了西方的基督教道德思想和傳統的價值,揭示了在上帝死後人類所必須面臨的精神危機。雅斯貝爾斯說尼采和克爾凱郭爾給西方哲學帶來顫慄,而此顫慄的最後意義尚未被估價出來。20世紀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藝術家都在尼采的著作中找到了那些激發了他們富於創造性的作品的觀念和意象。雅斯貝爾斯、薩特海德格爾福柯德里達等等都是深受尼采思想影響的哲學家,而直接受他影響的文學家同樣數不勝數:茨威格托馬斯·曼肖伯納黑塞里爾克紀德、還有我們熟悉的魯迅。  



【評價】

       如果我們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尼采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的結局是悲慘的。他是一個典型的失敗者:他的思想的發展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在他生活的年代能夠理解他 的人寥寥無幾,可怕的孤寂始終包圍著他;最後,病魔緩緩地悄然而至,甚至成了他的生命的一部分。反過來,人們也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他的患病與疾病的折 磨,他的生平與著作都是無法想像的。

     但是,任何一個沒有偏見的人拿起尼采的著作,都會發覺它們才氣橫溢、光彩奪目、豪氣衝天。當然,這裡面也夾雜了誇張和神經質式的自我陶醉。在這些著作中, 尼采以非凡的勇氣和驚人的洞察力輕而易舉地顛倒了各種公認的觀念,奚落了一切美德,讚揚了所有的邪惡。尼采並沒有建立一個封閉而龐大的哲學體系,他只寫散 文、格言和警句;在他的字裡行間並不證明什麼,只是預告和啟示;但恰恰不是憑藉邏輯推理而是憑藉神奇的想像力,他征服了全世界;他獻給人類的不只是一種新 的哲學,也不僅僅是一首詩或一段警句,而且還是一種新的信仰、新的希望、新的宗教。很可惜,尼采的生命歷程太短暫,閱歷太簡單,還沒有來得及把自己的片面 真理髮展成智慧。如果他能活得更長一些,如果他能再多得到一些鼓勵,也許他會把自己那粗糙混亂的觀念梳理成和諧優美的哲學。

  無論如何,尼采思想是現代思想的一座巍然聳立的里程碑。在尼采去世後的一個世紀中,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如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里爾克、赫塞、托瑪 斯•曼、斯蒂芬•喬治、蕭伯納、紀德、薩特和馬爾盧這樣一些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不僅在德、法語區域聞名遐邇,而且還流傳於遙遠的北美、南美、亞洲、大 洋洲、非洲。

  尼采大無畏地反對哲學形而上學及其在認識論方面的絕對優勢;反對千百年來哲學以純理性觀察宇宙、運用邏輯推理程序建立的以理性為中心的龐大思辯體系; 他熱愛生命,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奮發的意志力,肯定人世間的價值,並且視自然界為惟一的真實世界,給歐洲古典哲學注入新鮮血液並開闢了古典語言學的嶄新時 代。從這個意義上說,他開創了人類思想史的新紀元,哲學史可以以尼采前和尼采後來劃分。在尼采之後,傳統的哲學體系解體了,哲學由非存在轉變為存在,從天 上回到了地上,由神奇莫測、玄而又玄轉變為引起億萬人心靈的無限共鳴。

【名言、語錄】

1 自從厭倦於追尋,我已學會一覓即中;自從一股逆風襲來,我已能抗禦八面來風,駕舟而行。

2 許多東西被我拋卻,故而被諸君視為傲慢;若從外溢的酒杯裡豪飲,難免灑落許多佳釀,故不要懷疑酒的質量。

3「他沉淪,他跌倒。」你們一再嘲笑,須知,他跌倒在高於你們的上方。他樂極生悲,可他的強光緊接你們的黑暗。

4 此人往高處走---他應受稱讚!那人總是從高處降臨,他活著,自動捨棄讚美,他是從高處來的人!

5 即使是最有良心的人,良心的譴責面對這樣的情感也是軟弱無力的:「這個或那個東西是違背社會習俗的」 最強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輕蔑,他是這些人當中受過教育的,而且是為了這些人才接受教育的。他到底怕什麼呢?怕孤立!這個理由把做人和做事的最佳理由打倒 了!---我們的群體本性如是說

6 我們為自己創造了一個適於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種體線面,因與果,動與靜,形式與內涵。若是沒有這些可信之物,則無人能堅持活下去!不過,那些東西並未經過驗證。生活不是論據;生存條件也許原本就有錯誤。

7 哪裡有統治,哪裡就有群眾;哪裡有群眾,哪裡就需要奴性;哪裡有奴性,哪裡就少有獨立的個人;而且,這少有的個人還具備那反對個體的群體直覺和良知呢。

8 當心!他一沉思,就立即準備好了一個謊言。

9 大勝的最大好處,莫過於解除了勝利者對失敗的恐懼感。「我為何不能失敗一次呢?」他自言自語,「我現在已有足夠的本錢了」

10 他現在窮了,原因並非別人剝奪了他的一切,而是他拋棄了一切。緣何如此?---他慣於尋覓。所謂窮人,正是那些對他甘願受窮做了錯誤理解的人。

11 他是思想家,這意味著:他善於簡單的---比事物本身還要簡單---對待事物。

12 要破壞一件事,最刁鑽的辦法是:故意用歪理為這事辯護。

13 人們視需要為事物發生之因,其實,它往往是事物發生之果。

14 智者問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徑是什麼?傻子毫不遲疑,就像別人向他打聽去附近那個都市之路似的,答曰「自我欣賞,再就是東遊西蕩。」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拉,自我欣賞就夠拉!」傻子回答說:「沒有一貫的蔑視,又怎能不斷的欣賞呢?」

15 人要麼永不做夢,要麼夢得有趣;人也必須學會清醒:要麼永不清醒,要麼清醒得有趣。

16「噢,我真貪婪!在這個靈魂裡安住的不是忘我精神,而是貪求一切的自我,似乎要用許多人幫他觀察和攫取的自我,要挽回一切的自我,不願失去屬於他的一切的自我!」

「噢,我貪婪的烈焰喲!我多麼願意獲得再生,變成一百個人呀!」

誰不能以自身體驗理解這位謂嘆者,誰就無法理解求知者的激情。

17 哪裡缺乏意志,哪裡就急不可待的需要信仰。意志作為命令的情感,是自主和力量的最重要標誌。

18 你們根本不明白自己經歷之事,像醉汗在生活中奔波,跌倒了,從階梯上滾下去了。所幸,你們因為沉醉反而未受損傷。你們的肌肉無力,神智不清,便不像我們覺得階梯上的石頭如此之硬!

19 忠告:你是否旨在博取聲望?若是,這信條務請記取:自動放棄名譽,要及時!

20 伏爾泰!人類!白痴!真理和追求真理有點難辦,如果弄得太人性了---只是為了行善而追求真理,我敢打賭,那將一無所獲!

21 若不是在通向知識的道路上,有如此多的羞愧要加以克服,知識的魅力便會很小。

22 鄙薄自己的人,卻因此而作為鄙薄者,尊重自己。

23 要填飽肚子,是人不能那麼容易的把自己看作上帝的原因。

24 與怪獸搏鬥的人要謹防自己因此而變成怪獸。如果你長時間的盯著深淵,深淵也會盯著你

25「哪裡有知識之樹,哪裡就有天堂」---最古老和最現代的毒蛇都這樣說。

26 克服一種感情的意志,最終只是另一種感情或另外若干種感情的意志。

27 由感覺產生一切信任,一切坦然的心境,一切真理的證據。

28 讚揚比責備有更多的強加於人的成分。

29 人最終喜愛的是自己的慾望,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

30 其他人的虛榮心只有在和我們的虛榮心相反時,才會令我們反感。

31 人們不相信聰明人會做蠢事:人的權利竟喪失到了如此地步!

32 較為相同,較為普遍的人,一向總是佔有優勢,較為傑出的,較為高雅的較為獨特的和難於理解的人,則往往孑然獨立;他們常常在孤獨中死於偶然事件,很少能繁衍下去。

33 誰不想看一個人的高度,而只是睜大眼睛注視此人身上的那些明顯的低處---誰就會由此而將自己暴露無遺。

34 高貴的靈魂,是自己尊敬自己。

35 漫遊的人,你是誰?我看見你禹禹獨行,沒有嘲笑,沒有愛,目光深不可測,像一個線棰那樣濕漉漉的,顯得悲傷不已。剛剛探測過每一深度,從水中 拉上來,一幅不滿足的樣子---它在水下要尋找什麼?胸中從不嘆息,雙唇掩蓋著厭惡之情,一隻手只是在緩緩握緊:你是誰?你做了些什麼?你在這裡休息一下 吧!此處熱情款待每一個人---恢復恢復精神吧!你到底是誰,眼下什麼會使你高興?什麼會使 你恢復精神?說出來,只要我有,我就給你!「使我恢復精神?使我恢復精神?哎,你真是多管閒事,你說的夠多的了!可還是給我吧,求求你~~~」給你什麼? 什麼?快說出來!「另一個面具!第二個面具」

36 「這兒自由眺望,精神無比昂揚」。可是還有一種與此相反的人,這種人也處於一定的高度之上,也展現了自己的前景。---可卻兩眼往下看。

37 每一位深刻的思想家較為害怕的是被人理解,而不是被誤解,後者可能會傷害他的虛榮心;但前者會傷害他的心靈,他的同情心,他的心靈總是說:「你怎麼也和我受過同樣的苦?」

38 人與人之間是應當保持一定距離的,這是每個人的「自我」的必要的生存空間。一個缺乏「自我」的人,往往不懂得尊重別人的「自我」需要生存空間。你剛好要獨 自體驗和思索一下你的痛苦,你的門敲響了,那班同情者絡繹不絕的到來,把你連同你的痛苦淹沒在同情的吵鬧聲之中!

39 你們尊敬我,可你們尊敬的人某一天倒下了那又將如何呢?當心啊,別讓一根雕像柱把你們壓死。

40 我們越是接近事物的起源,事物對於我們就越是變得興味索然。

41 一些人統治是由於他們願意統治;另一些人統治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被人統治---對於他們來說,統治不過是兩害中之輕者。

42 我走在命運為我規定的路上/雖然我並不願意走在這條路上/但是我除了滿腔悲憤的走在這條路上/別無選擇

43 孤獨生活的另一個理由。 甲:「現在你打算回到你的荒漠」 乙:「我不是一個快成急就的思想者;我必須長時間的等待我自己---水總是遲遲不肯從我的自我之泉噴湧而出,我經常焦渴得失去了耐心。我所以隱退到孤獨之 中,就是為了使我不至於不得不從公用的水槽飲水。當我生活在人群中時,我的生活恰如他們的生活,我的思想也不像是我自己的思想;在他們中間生活過一段時間 以後,我總是覺得,似乎所有人都在設法使我離開我自己,奪走我的靈魂---我對所有人都感到憤怒,並且恐懼他們。因此,我必須走進沙漠,以便恢復正常。」

44 充耳不聞的智慧。---如果我們整天滿耳朵都是別人對我們的議論,如果我們甚至去推測別人心裡對於我們的想法,那麼,即使最堅強的人也將不能倖免於難!因 為其他人,只有在他們強於我們的情況下,才能容許我們在他們身邊生活;如果我們超過了他們,如果我們哪怕僅僅是想要超過他們,他們就會不能容忍我們!總 之,讓我們以一種難得糊塗的精神和他們相處,對於他們關於我們的所有議論,讚揚,譴責,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聞,連想也不去想。

45 讚美使一些人變得謙遜,使另一些人變得無禮。

46 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47 致孤獨者。 如果我們在我們一個人獨處時不能像我們在大庭廣眾之下時那樣尊重別人的榮譽,那我們就算不上正人君子。

48 生活是我們的靈丹妙藥。---如果我們像思想家那樣,每天處在川流不息的思想和情感的洪流中,甚至在夜夢中也被它們推動著,那麼,我們就會渴望投入生活,以便得到寧靜和休息,而其他人正好相反,希望離開生活進入沉思,以便得到休息。

49 沒有根據的根據。 你討厭他並且為這種討厭提出了一大堆根據--但我只相信你的討厭,而不相信你的根據!由於在你自己面前以及在我面前把那些本能使然的行為說成是理性思考的結果,你提高了你在你自己心目中的位置。

50 成為道德的行動本身不是道德的。 使人們服從道德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奴性,虛榮,自私,陰鬱的熱情,聽天由命或孤注一擲。服從道德,恰如服從一位君主,本身並無道德可言。

51 上帝死了

52 超人即是海洋,你們的偉大輕蔑會在海中沉沒。

53 人是一根繩索,連接在動物與超人之間---繩索懸於深淵上方。

54 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是一座橋樑,而非目的。

55 人人需求同一,人人都是一個樣,誰若感覺不同,誰就進瘋人院。

56 我的靈魂平靜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可是他們認為,我冷酷,是開著可怕玩笑的嘲諷者。

57 人的生存是可怕的,且總無意義:一個搞惡作劇的人可能成為它的厄運。我要向人們講授生存的意義,這意義就是超人,是烏雲裡的閃電。

58 對於強大的,有負載能力的精神而言,存在著許多沉重之物。這精神包含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東西:它的強大要求負載沉重,甚至最沉重之物。

59 有負載能力的精神要馱載這一切最沉重之物,猶如滿載重物而匆匆走向荒原的駱駝。精神也正是這樣匆匆走進荒原。然而,在寂寥的荒原中發生了第二次變形:精神變成了獅子,它要為自己奪得自由,做自己沙漠的主人。

60 不要再把頭埋進天堂這類東西的沙灘裡,而要使頭自由,使這顆塵世頭顱為塵世創造意義!

61 我學習過走路,從此我讓自己奔跑;我學習過飛翔,從此我能就地飛走,而不願首先被推送。我現在輕鬆自如,我現在飛翔,俯視下方,現在有個神明在我內心舞蹈。

62 人的情況和樹相同。它愈想開向高處和明亮處,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處,向深處---向惡

63 當我到達高處,便發覺自己總是孤獨。無人同我說話,孤寂的嚴冬令我發抖。我在高處究竟意欲何為?

64 即使你對他們溫柔惇厚,但他們仍舊是覺得受到你的蔑視。他們以隱秘的傷害行為報答你的善舉。你無言的驕傲總與他們的口味不合;倘若你某次謙虛到虛榮的地步,他們就喜不自勝了。

65 總有一天孤寂將會使你厭倦,你的驕傲將會扭曲,你的勇氣將會咬牙切齒。有朝一日你會吶喊:「我孤獨!」

66 有些人之所以離群索居就是為了躲避流氓:他實在不願與流氓共飲井水,共享水果和火。有些人走進荒漠,與猛獸同受乾渴之苦,就是不願與骯髒的的趕駱駝者共坐在水槽邊。

67 誰被民眾仇恨呢?---如同一條被眾狗仇恨的狼呢?是奔放不羈的天才,是桎梏的死敵,是拒不頂禮膜拜並悠遊於林泉的高士。

68 我內心深處只愛生命---而且,說真的,我恨它之時也是最愛它之時!

69 你們意欲高昇,所以仰視高處,我既已高昇,故做俯瞰。你們當中有誰既會大笑又已高昇了呢?

70 攀登最高峰的人取笑一切悲劇和悲傷,嚴肅的態度。

71 所有的人都沒有我這樣的耳朵,在這樣的地方,我說話又有何用!我來這裡為時過早。

72 噢,孤寂呀,你是我的故鄉!我在野蠻的他鄉過野蠻的生活委實太久,所以向你回歸時不可能沒有眼淚!

73 誰明知恐懼而制服恐懼,誰看見深淵而傲然面對,誰就有決心。誰用鷹眼注視深淵,用鷹爪摳住懸崖,誰就有勇氣。

74 更高級的人呀,你們最大的壞處莫過於不學習舞蹈,人必須跳舞---超越你們自己而跳舞!你們的失敗,這又算得了什麼呢!可能會成功的事多著呢!因此你們要學會自嘲!高舉你們的人,優秀的舞蹈家啊,高些,再高些!也別忘記大聲朗笑!

75 誰的思想過於豐富,誰就寧願把自己變愚。

76 在這兒,我最大的痛苦是孤獨……這種孤獨歸因於個人無法與世界達成公識

77 在孤獨中,一切都可以獲得---除了精神正常。

78 對財富的喜愛,以及對於知識的喜愛,是推動地球的兩種力量,其中一種力量增加了,另一種力量勢必減弱。

79 我的智慧終於被解除了魔力,我所知道的事情比哈姆雷特少,比蘇格拉底少,比一無所有少!這是最終的真理:並沒有真理,只有垂死的靈魂痛苦的垂吊在「十字架」上……

80 如果我們老是尋根究底,那麼我們就會走向毀滅。

81 大無畏的思想家最能體驗無比慘痛的悲劇;他們之所以尊重生活,是因為生活是他們最大的對手……

82 當心性靈:性靈會使我們極其孤獨,孤獨意味著毫無義務感與沒有約束髮;性靈會敗壞我們的性格……

83 不要將完全沒有信仰能力的無信仰和再也不能相信某種世界觀的無信仰混為一談。後一種情形一般來說是一種新的信仰的前兆。

84 藝術是什麼?是賣淫。

85 自我崇拜是達到性格之詩意和諧的一種手段。我們應該協調性格與能力,保持和增強我們的一切,方法就是崇拜。

86 斯多葛主義只有一件聖事,那就是自殺……

87 平庸是一幅自負精神能忍受的幸福的假面具,因為,它不讓大多數的人,即平庸者去想到偽裝:他進行偽裝正是為了平庸者的緣故---為不觸怒他們,是的,常常出自同情和友善。

88 天生的精神貴族是不太勤奮的。   

89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90別理會!讓他們去唏噓!奪取吧!我請你只管奪取!

91上等人有必要向群眾宣戰。

92創造了這個有價值的世界的是我們!

93想在善和惡中作造物主的人,必須首先是個破壞者,並砸爛一切價值。也就是說,最大的惡屬於最高的善。不過,後者是創造性的善。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極具爭議的人物--尼采及其學說

尼 采思想具有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它改造了許許多多構成西方思想遺產觀念和價值——例如理性、自然、上帝、時間、宗教和德性等等。雅斯貝爾斯說尼采和齊克 果給西方哲學帶來顫慄,而此顫慄的最後意義尚未被估價出來。[1]加達默爾在90歲的時候曾評論道,20世紀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藝術家都在尼采的著作中 找到了那些激發了他們富於創造性的作品的觀念和意象。[2]弗洛伊德、雅斯貝爾斯、薩特、海德格、福柯、德魯茲和德里達都是深受尼采影響的大陸哲學家。而 他直接影響的文學家也可以開出一長串名單:茨威格、托馬斯·曼、肖伯納、黑塞、里爾克、紀德、魯迅……在英美,他的著作逐漸被廣泛接受,尤其是在二戰之 後,人們發現第三帝國完全不知羞恥地歪曲了尼采的著作,納粹對他的哲學所作的解釋是令人無法容忍的誤讀。不過,除了許多認真細緻的詮釋之外,有些誤讀也擴 大了尼采的影響。他的思想一直被視為一種過程形而上學,並把他和柏格森、懷特海和新達爾文主義者相比較。他還被解讀為一位倫理學家,一位以權力意志取代了 上帝的奇怪的神學家。他的哲學更通常被理解為虛無主義的,只是一大堆無從確證的信念和洞見,支撐生存的希望和信心。

但尼采不是一位形而上學家、道德學家、神學家,在這些詞的通常意義上也不是虛無主義者。他的思想力度已經穿透並超越了那些構成宗教、道德和哲學傳統的價 值、觀念;同時,他又開啟了一種思考和評價的新方式。尼采哲學與其說主要是在致力於構造一個完美的思想體系,並加以不斷的修正、補充和捍衛,倒不如說是一 個生命的自我超越(self-overcoming)的過程。正如尼采借查拉斯圖特拉(或譯蘇魯支)之口所說的:「這便是生命親自說給我聽的秘密:『看 呵』,他說,『我便是那必須時常超過自己的東西。……』」[3]

弗裡德利希·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生於普魯土薩克森州一個鄉村牧師家庭,但他自幼對家族中流傳的遠祖是波蘭貴族的傳奇深信不疑,為自己的高貴血統 而自豪,雖然這一故事並不可靠。尼采自幼身體孱弱,但勤奮好學,極具語言和音樂天賦,且生就了特立獨行的性格和浪漫主義的氣質。1865年,轉入萊比錫大 學攻讀古典語言學的尼采,與叔本華的《作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一見如故,並為之傾倒。叔本華的思想可以看作尼采哲學思考的起點,但叔本華是從生命意志 (will to live)走向了虛無,而尼采卻是把權力意志(will to power)塑造成超人。

1869年,年僅25歲的尼采被聘為瑞士巴塞爾大學古典語言學教授。這在別人看來自然是功成名就的開端,但這時尼采卻已不再鍾情於語言學,而是開始步入哲 學的殿堂了。他也沒有像別人想像的那樣發表一部才華橫溢的語言學著作,而是於1872年出版了《悲劇的誕生》。在這部偉大的作品中,尼采批判了西方理性和 思辨傳統之父蘇格拉底,因為蘇格拉底所代表的純粹學者的節制與歡愉是希臘衰頹的開端,它使昔日表現於馬拉松的雄壯體魄和心靈,被多疑寡斷的文明所凌夷,體 力和心力一天天趨於貧弱了。然而,《悲劇的誕生》不但是他反叛生涯的誕生之日,也是他人生悲劇的發端之時。

大失所望的學術界保持了克制的沉默,但尼采所崇拜的大音樂家瓦格納(Richard Wagner,1813—1883)卻對此書讚口不絕,而尼采也喜愛瓦格納音樂中所體現的狄奧尼索斯(酒神)精神和革命氣質。他們開始了信任、歡愉而深沉 的交往。但親密的友誼不久就出現了裂痕。尼采與瓦格納的關係是思想史上的一樁公案,但關係破裂的基本原因卻不難索解:尼采的批判鋒芒和超越精神一天天銳利 起來,而瓦格納卻向尼采所鄙視的一切東西一天天沉淪下去。在瓦格納宣佈自己已經是一個基督徒之後,尼采無法忍受這種墮落,在《人性的,太人性的》 (1878)一書中毫無掩飾地批判了瓦格納。不過,這時尼采的健康狀況不斷惡化,對教授生涯也厭倦了,遂於1879年辭去了巴塞爾大學的教職,開始了十年 的「漫遊者」生涯。

在這十年中,他遊歷了溫暖而美麗的意大利,經歷了愛情的歡愉和失戀的打擊,同時也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創作熱潮。1883年,他僅用10天時間就完成了 《查拉斯圖特拉如是說》的第一部分。1888年,他用半年的時間完成了《瓦格納事件》、《偶像的黃昏》、《反基督徒》、《看哪這人!》和《尼采反對瓦格 納》等五部重要著作。

1889年,在都靈的大街上,發生了悲劇性的一幕:尼采抱住一匹正在受馬伕虐待的馬的脖子,最終失去了理智。或許這時的尼采也已不堪瘋狂的理智的虐待了。 雖然直到1900年他才最終與世長辭,但哲學家狄奧尼索斯的兒子弗裡德里希·尼采在那一刻就已經死了,當時他才45歲。

一般把尼采的哲學活動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從1870年至 1876年,這段時間他主要在研究希臘悲劇和哲學,批判蘇格拉底,而崇尚叔本華和瓦格納;第二時期為1877一1882年,這是他超越叔本華和瓦格納,向 著懷疑主義突進的精神徬徨期;第三時期為1883—1889年,這時他的思想穿透了懷疑和虛無,重估一切價值,建立了以權力意志為核心的超人哲學。他的主 要著作還有:《快樂的知識》(1882)、《善惡的彼岸》(1886)、《道德的譜系》(1887),死後由其妹妹整理出版了《權力意志:重新估價一切價 值的嘗試》(1905)。

尼采著作的論述範圍之廣、立意之深很少有人能夠企及,而他那言若古井,意若飄風的文風更令人神往。他將哲學的深邃、詩歌的浪漫、音樂的震撼、心理學的精細 和語言學的廣博融為一體,獨具風姿,自成一家。雖然他的思想中也有不少糟粕,但他為後人留下的思想財富是極其寶貴的。

(一)重新估價一切價值

叔本華的意志哲學是尼采哲學的起點。尼採認為,叔本華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站在人生之畫面前,將它的全部畫意解釋給我們聽。而每一種偉大的哲學所應當說 的話是:這就是人生之畫的全景,從這裡來尋求你自己的生命的意義吧。尼采一生的工作主旨就是展開人生的全景圖,撕開遮蔽在上面的矯飾,讓生命的激情綻開。 它可以簡化為兩個詞:重估與超越。尼采在自傳中說:「重新估價一切價值:這就是我給人類最高自我覺悟活動的公式,這一活動在我身上已成為血肉和精神了。」 [4]因此,尼采把「重估一切價值」定名為未完成的總結性著作《權力意志》的副標題。他所重估和消解的主要是理性主義和基督教傳統中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觀 念。

尼采在第一部著作《悲劇的誕生》中就向西方理性主義傳統發動了猛烈的攻擊。據他自己說,這本書有兩個根本性的革新:一是對希臘人的狄奧尼索斯 (Dionysus,酒神)現象的認識,把這一現象視為希臘藝術的根據之一,並首次對此進行了心理學分析;二是首次認識到蘇格拉底主義是希臘消亡的工具, 是典型的頹廢派。因為蘇格拉底用理性對抗本能,而堅決主張理性就是埋葬生命的危險的暴力。尼采把蘇格拉底作為代表理論樂觀主義者的原型,他深信萬物的本性 皆可窮究,認為知識是真正的萬靈藥,而錯誤本身即是災禍。深入事物的根本,辨別真知灼見與假象錯誤,在蘇格拉底式的人看來是人類最高尚甚至唯一的真正使 命。因此,從蘇格拉底開始,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邏輯程序就被尊崇為在其他一切能力之上的最高級的活動和最可讚賞的天賦。甚至最崇高的道德行為和靈魂的寧 靜,在蘇格拉底及其志同道合的後繼者看來,都可由知識的辯證法推導出來,因而是可傳授的。誰親身體驗到蘇格拉底式的認知的快樂,誰就必定感覺到,世上沒有 比編織牢不可破的知識之網這種欲求更為強烈的求生的刺激了。這種人被蘇格拉底式的求知慾束縛住,妄想知識可以治癒生存的永恆創傷,但最後只是「隨身拖曳著 一大堆不消化的知識石塊」[5],而看不見人格。

尼采對這種理性主義做了這樣的概括:「哲學家們,對表面、痛楚、死亡、肉體、感官、命運、束縛和一切無目的的東西,都報有成見。他們相信:1.絕對的認 識;2.以認識為目的的知識;3.美德和幸福聯姻;4.人的行為是可以認識的。」[6]他認為,這種由理性主義支配的思想和文化的一個根本錯誤就是限制和 扼殺了每一個人所獨特具有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在其支配下的以往哲學的幾乎所有概念(如主體、對象、實體、意識、認識、真理等)都是虛構和謬誤的結果, 不能用來確定人的使命,估價人的事業。因此,為了使人的本能不受束縛,為了使人的生活和道德行為具有真正的價值,便必須摧毀被理性主義神聖化的舊觀念,以 本能衝動造反邏格斯,以肉體崇拜取代精神崇拜,並把它們當作人的意識和行為的出發點的新觀念。尼采找到了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奧尼索斯。酒神和日神(阿波 羅)共同塑造了希臘藝術的氣質。日神代表造型藝術,酒神代表音樂舞蹈;日神代表幻想、追求、理性、道德,而酒神則代表真實、破壞、瘋狂、本能。雖然它們都 植根於人的至深本能,但後者的精神比前者更重要。尼采把酒神的激情轉化為哲學的激情,使之體現了一種無窮無盡的生命力,意味著人的一切原始衝動都獲得解 放,而不受任何理性觀念或原則的約束。酒神的世界是一個狂醉的世界,這是個人的生命與世界的生命融為一體的世界,人性的深處在其中得到了充分表達,人的生 命感受也最強烈。真正的哲學就應是酒神的哲學。尼采說:「我是哲學家狄俄尼索斯的弟子。看來我寧願作薩蹄爾,也不想當聖徒。」[7]「但願人們不只是永久 地必須聽著一切誇張的誇張,這個字:世界、世界、世界,因為每個人究竟應該正直地談論人、人、人!」[8]

不願當聖徒的哲學家要讓哲學成為倫理意義上的實踐哲學,肯定價值而消解真理。「創造了這個有價值的世界的是我們!……崇敬真理乃是虛幻假像的結果」。 [9]「真理就是這樣一類錯誤,要是沒有它,某一類生物就活不成。價值對生命來說,才是最終決定的東西。」[10]既然人永遠不會同實在本身發生聯繫,而 只與由人賦予意義的實在發生關係,任何概念、判斷、表象都是出於需要、激情和本能,那麼從外表上來看,由人們的表象、概念、判斷等理性形式所表達的世界是 一個理性的世界,但其實這個世界是由人的創造精神親手造就的世界,所謂真理無非是主體用來滿足自己的某種目的的工具、手段,即「作為保存的手段,作為權力 意志」。[11]因此,「哲學的迷誤,就在於不把邏輯和理性範疇看成一種手段,用來使世界適應有用的目的(『從原則上說』是有用的偽造),而認為可以在其 中找到真理的標準,實在的標準。『真理的標準』其實只是這樣一種原則上是偽造的體系在生物學上的利用。……是把相對性絕對化了」[12]

「狄奧尼索斯是十字架上的耶穌的對頭」。[13]狄奧尼索斯的弟子也對基督教以及以之為核心的道德觀念進行了猛烈的批判。在尼采看來,包括道德觀念在內的 歐洲文化是基督教觀念的統治的產物。它們正是從基督教取得誠實、服從命運、同情和憐憫弱者、不相信自己的力量等觀念。它們扼殺每一個人所獨特地擁有的生命 力和原始的本能衝動,扼殺人的個性、自由和創造性,使人消沉頹廢,麻木不仁。在《善惡的彼岸》中尼采發現了兩種主要道德類型,即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並在 《道德的譜系》等著作中作了進一步的闡發。他指出,首先,基督教源出於嫉妒與仇恨,是一種對高貴價值的統治的大反叛;其次,良知並非人心中的上帝之聲,而 是殘忍的本能;第三,禁慾主義理想、教士理想是滅絕意志的頹廢理想,它們之所以有力,只是因為沒有發現比它更好的東西,沒有遭遇查拉斯圖特拉。

他認為基督教倫理所奉行的是奴隸道德,即他比作群畜的普通人、下等人所遵奉的道德。這些人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沒有奮發有為的生活理想和自我創造的願 望,他們把獲得功利當作生活和行為的準則,把憐憫、同情、仁慈、寬恕等品性贊為美德,把強者和具有獨立的個性的個人當作危險人物、惡人。他們害怕、嫉妒、 仇視強者,企圖通過把他們自己所遵奉的畜群道德原則當作絕對的東西來對抗強者,要求強者接受這種道德原則,抑制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憐憫、同情、愛護弱 者,而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個人欲望去壓迫和犧牲弱者,也就是消滅強弱之間的差別,實現普遍的平等。而理性主義思想家、民主主義者乃至社會主義者所宣揚的平 等、自由、博愛等原則正是據此提出的。以這種道德為標準的文化必然是頹廢的文化,而歐洲文明的墮落、頹廢也正是這種道德原則支配的產物。他所偏愛的主人道 德,則是高級的人、上等人所奉行的道德。他們的生命和本能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他們不受任何確定的、被認為是普遍的道德原則的約束,超出於奴隸道德的善惡標 準之外。他們完全以自己的意志為尺度來創造價值、制定道德觀念。高貴的人把一切高尚的、威嚴剛毅和值得驕傲的東西,即一切能發揮個人的內在的生命力和本 能、發揮個人的創造性、能動性的東西當作善,而把一切卑劣的、柔弱平庸、循規蹈矩、沒有創新精神的東西,一切乞求同情、憐憫之類的東西當作惡。因此,上等 人、強者應當有這樣一個基本的信念:整個社會不是為了其本身,而是為了他們而存在,即充當上等人、貴族提高其地位,履行其職責的基礎和腳手架。基於這種信 念,尼採認為必須重建等級制,「上等人有必要向群眾宣戰」。把抬高下多人的一切活動「整個拉到光天化日之下,拉到法庭上去。」[14]

在《權力意志》中,尼采更用權力意志取代了道德。「定理一:根本沒有什麼道德行為:全屬臆造。……定理二:區分『道德』和『非道德』的整個出發點是,…… 道德論斷只同自由的意圖和行為有關。但這整個意圖和行為的類則純係捏造。因為,道德標準所依據的世界是根本沒有的——不存在道德和非道德的行為。」 [15]因此,問題應該是:道德是何人的權力意志?道德價值的權力意志意味著什麼?他的回答是:它背後隱藏著三種權力:群畜反對強者和獨立者的本能;受難 者和敗類反對成功者的本能;平庸者反對傑出者的本能。而道德同生命基本本能鬥爭的歷史本身就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非道德。[16]

尼采對基督教倫理的洞察和對人性的兩極的反思自有其深刻之處,但他濃厚的貴族情結和對個人意志的過分強調卻導致了過分激烈的理論反彈,因此,他能夠被納粹別有用心的加以利用也就無足怪了。

(二)權力意志與超人哲學

在尼采看來,基督教衰頹的道德觀念導致了悲觀主義和虛無主義。不過,虛無主義有雙重意義:消極的和積極的。前者可視為叔本華的歸宿,而後者則是尼采的目 標,即它可以作為強力的象徵,表現權力意志。權力意志是尼采的理論基點,它把人的生命理解為一種衝動、沖創和創造力,一個不斷自我表現、自我創造、自我擴 張的活動過程。當生命意志是表現、釋放、改善、增長內在的生命力的意志時,它就是權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這裡的權力是廣義的,它指的是人不斷地改善、擴大、增長、超越自身的生命力,而不能僅僅歸結為追求政治權力的意志。具體說來,「權力意志專 門化為謀生圖存,謀求財產、工具、奴僕(俯首聽命者),謀求當統治者:人體就是例證。……除了為意志而意志之外,根本不存在別的什麼因果關係,用機械論是 解釋不了的。」[17]人是權力意志,世界也是如此:永遠在自我創造、永遠在自我摧毀的酒神世界,雙重銷魂的秘密世界,無目的的超出善惡的世界……

尼采指出,在不同等級的人當中,權力意志的表現也不同:(1)在被壓迫者和各種奴隸那裡表現為爭取「自由」的意志,目的似乎僅僅是解放,從道德和宗教意義 上說,是僅僅對自己的良心負責、福音的自由等等;(2)在比較有力、正在向權力邁進的人當中,是作為爭取超等權力的意志;(3)在最有力、最雄厚、最獨立 和最有膽量的人當中,作為對「人類」、對「人民」、對「福音」、對「真理」和「上帝」的「愛」,作為同情、自我犧牲等等,作為征服、俘虜、役使的活動,作 為參與一種可以受自己指揮的巨大權力的本能活動:這是英雄、先知、凱撒、救世主、耶穌。[18]

尼採用權力意志勾畫出一幅永恆輪迴的世界圖景,以排除基督教對某種絕對的、彼岸的目標的追求,而肯定現實的世界和人生。他認為這是對他的學說及其理論前提 和結果的闡述,亦是其證明。他以物質不滅和能量守恆的學說為佐證,認為權力意志不會永遠停留於某種狀態中,除了不斷地流動、不斷地變化本身以外,它沒有任 何永恆的東西。因此

「世界就是:一種巨大無匹的力量,無站無終;一種常住不變的力量,永不變大變小,永不消耗,只是流轉易形,而總量不變;……一個奔騰氾濫的力量的海洋,永 遠在流轉易形,永遠在回流,無窮歲月的回流,以各種形態潮汐相間,從最簡單的湧向最複雜的,從最淨的、最硬的、最冷的湧向最燙的、最野的、最自相矛盾的, 然後再從豐盛回到簡單,從矛盾的糾纏回到單一的愉悅,在這種萬化如一、千古不移的狀態中肯定自己,祝福自己是永遠必定回來的東西。是一種不知滿足、不知厭 倦、不知疲勞的遷化……。」[19]

在權力意志的永恆輪迴當中,「『人類』不是目的,超人(overman)才是目的!」[20]在歐洲的虛無主義殺死了西方文化中的上帝之後,人就必須自我超越,成為超人,真正的哲學應當成為超人哲學。這便是尼采哲學的旨歸。

尼采敏銳地感到,虛無主義已經站到歐洲的大門口,由蘇格拉底和基督教肇始的西方文明導致了悲觀主義,而悲觀主義又發展為虛無主義,這意味著人類的日益墮落 和退化。真正創造性的文化一片凋零,市儈文化充斥一切場合,隨之而來的是人的生命力和本能衝動被壓抑和扼殺,人們處於一種麻木的、無目標、無標準的狀態。 於是,尼采呼喚像查拉斯圖特拉這樣的超人出現:「一切天神皆已死去;如今我們希望超人長生。」[21]

在《查拉斯圖特拉如是說》中,尼采將超人與末人對立起來。末人的個性被泯滅了,他們按習慣的、傳統的思想方式和道德規範來思想和行動;他們缺乏創造性和自 主性,一切模仿別人或聽別人指使,亦步亦趨、人云亦云;因而庸庸碌碌、苟且偷生。總之,末人是缺乏旺盛的權力意志的人,是為理性主義和基督教傳統所產生的 奴隸道德所支配的人,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莫不如此。而超人的根本特色就是權力意志得到了充分的發揚,衝破了一切傳統的思維方式和道德規範的束縛。他們是具 有鮮明的個性和創造性的人,是具有超群的智力、堅強的意志、絕對的自主性、高昂的激情的人。超人好像大海,拋起猛浪,吞沒濁世和一切污行;超人好似狂風暴 雨,震懾一切。現實人類卑微懦弱,而超人則勇猛剛強,他們踰越一切、重估一切。超人是自然和社會的立法者,本身不受任何法律約束,超人是道德和真理的準 繩,本身不受任何道德和真理的制約。尼采曾經區分了三種人生境界:第一種是「你應」,即無條件的服從,無論是斯多亞主義、基督教,還是康德哲學中都在這樣 要求;更高一級的是英雄人物的「我要」;比「我要」更高一級的則是「我是」,這是古希臘諸神的境界。[22]超人無疑就是達到了「我是」境界的人。但「我 是」什麼?是狄奧尼索斯的本能衝動?是權力意志本身?是大地的意義?都是。但超人是無法界定的,超人的價值就體現在他對一切價值的重估上,體現在他不斷的 自我超越上。超人不是「什麼」,超人「是」。

「現在我教你們丟開我,自己去尋找自己;當你們皆否認我時,我將向你們回轉。」[23]——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想在善和惡中作造物主的人,必須首先是個破壞者,並砸爛一切價值。也就是說,最大的惡屬於最高的善。不過,後者是創造性的善。」[24]——尼采如是說。



--------------------------------------------------------------------------------

[1] 雅斯貝爾斯:《理性與存在》,載考夫曼編:《存在主義》,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167頁。

[2] Simon Critehley, etc., ed. A Companion to Continental Philosophy,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8, p. 153.

[3] 尼采:《蘇魯支語錄》,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113頁。

[4] 尼采:《看哪這人!——自述》,中譯本,載《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99頁。

[5] 尼采:《歷史對於人生的利弊》,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第24頁。

[6] 尼采:《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134頁。

[7] 尼采:《看哪這人!——自述》,中譯本,載《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4頁。(薩蹄爾(Satyr)是希臘神話中的林怪和酒神的隨從,在希臘神話中兼醉漢與色鬼於一身。)

[8] 尼采:《歷史對於人生的利弊》,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第58頁。

[9] 尼采:《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116頁。

[10] 尼采:《權力意志》,載《現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輯》(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第10頁。

[11] 尼采:《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115頁。

[12] 同上,第14頁。

[13] 尼采:《看哪這人!——自述》,中譯本,載《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107頁。

[14] 尼采:《權力意志》,載《現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輯》(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第17頁。

[15] 尼采:《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347-348頁。

[16] 同上,第232頁。

[17] 同上,第148頁。

[18] 參見同上,第238頁。

[19] 尼采:《權力意志》,載《現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輯》(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第19頁。

[20] 尼采:《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347-348頁。

[21] 尼采:《蘇魯支語錄》,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76頁。

[22] 參見尼采:《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118頁。

[23] 尼采:《蘇魯支語錄》,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75頁。

[24] 尼采:《看哪這人!——自述》,中譯本,載《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100頁。




【新】讀書人 '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本站)















誰推薦這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eshung2010 的頭像
    jameshung2010

    讀書人's 收藏

    jameshung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