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慢性病的特色是,病程漫長,進行緩慢。雖然,就定義來說,病程持續六個月以上的疾病,即可稱之為慢性病。但是,大部份的慢性病都有無法完全癒痊、需要長期的醫藥治療、可能留下後遺症、或者帶來併發症的特點。

慢性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常 見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病、慢性肝病、慢性腎病、慢性肺病、自體免疫疾病…等。在國人的十大死因中,慢性病就佔了其中的 七項,而且佔了全部死因中的六成以上。但是,在約半世紀之前,慢性病只佔國人死因的不到兩成!可見慢性病對國人健康危害的比重,正在逐漸增加當中。

主 要原因有三:其一是醫藥的進步,大幅減低了急性病對人類生命的威脅;而且,部份大難不死的急性病患更因此轉成了慢性病患。再者是平均壽命的延長。很多慢性 病的發生機會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而增加,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癌症…,所以在延長的歲月裡,慢性病出現的機會當然也就跟著增加了。最後則是現代人多食少動 的不良生活習慣,也使得部份慢性病更容易提早出現。

以健康的心態面對慢性病
一但慢性病上了身,面對它時在心態上的健康與否,對慢性病的控制來說,其重要性並不亞於服藥等醫療行為。慢性病雖然病程較緩慢,患者可能有較長的適應時間,不過,患者在確知自已得到難熬的慢性病時,仍可能出現典型的適應過程:震驚/否認→憤怒→協議→沮喪→接受。

剛 得知自己罹患慢性病時,患者的第一個反應常是感到震驚:「嗄!怎麼可能?搞錯了吧?」由於無法接受,部份患者乾脆以駝鳥心態完全加以否認及遺忘。另一部份 患者則開始到處尋求不同醫師的說法,企圖扳回一城。 當「不幸」一再的被確認時,患者會開始感到憤怒:「為什麼是我?是我造了什麼孽嗎?」然後排斥一切的關心及醫療。在情緒風暴過後,冷靜之餘,患者可能開始 進入和「老天」談判的心路歷程。希望天可見憐,讓自己能以認真接受醫療來換得徹底擺脫慢性病的糾纏。這期間,患者追求的可能是正規的醫療,也可能是各種奇 奇怪怪的另類療法。可是,慢慢地他會發現,天並不從人願。不管他怎麼努力,慢性病還是天天如期的出現在他眼前,因此開始進入沮喪期。如果能安然的渡過低潮 的沮喪期,患者終將慢慢地接受事實,開始安於與慢性病共舞的日子。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患者最後都能安於與慢性病共舞;從震驚/否認到接受 之間所虛耗的時間也長短不一;也不見得每一個患者都會走完其間的所有步驟。無論如何,因為當局者迷,所以在這期間,了解這種心理轉折的醫療人員該有的責任 是─適時地指點患者走出當局之迷。讓患者儘可能以最短的時間回到接受醫療的正軌,不要自暴自棄,或者誤入了迷途。

破除迷思才能長期控制穩定
慢性病患者在踏上了接受醫療的正途之後,也不見得從此健康快樂。仍然會有不少的迷思,時時想誘惑患者再度誤入歧途,干擾患者接受正規醫療的順從性,使慢性病一直得不到穩定的控制。

所以,在面對慢性病時,需先建立以下幾個正確觀念,才能真正安於與慢性病共舞的日子:

1.尊醫囑,不自作聰明
藥與毒,常常只是一線之隔。正確的使用就是藥;不當的使用就成毒。所以藥物的使用是很專業的事情,患者對服藥有任何想法或感受,都應該儘快向醫師反應。千萬不能自作聰明,自行加減方,或者自行停藥。

2.心頭定,不聽信讒言
「我 的血壓一向控制得很好,你要不要拿我的藥去試試看?」這是無知,而且可能要人命的建議!久病成良醫的說法是很要不得的!因為光「久病」一個條件是不可能成 良醫的。除了自作聰明之病友的話不能輕信以外,不肖商人所推薦的偽劣藥更應該敬而遠之。不要聽信讒言,一心一意的和你的醫師一起來面對及控制好慢性病吧。

3.接納它,不心存排斥
對 很多事情,尤其是我們無能為力去改變者,常須以「盡人事,聽天命」的態度來面對。比如得了慢性病,既然無法改變,與其一味的排斥,不如接納它。因為在心態 上無法接納這個事實,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製造了另一個問題。唯有接納它,與其共舞,才有機會克服它,把自己的損失盡可能的降到最低。


張文華醫師小檔案
現任:
‧烏日張文華診所院長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家庭醫學科駐站醫師
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士
經歷:
‧彰化秀傳醫院家醫科總醫師
‧苗栗西湖群醫中心主任
專長:家庭醫學專科、急救加護醫學、超音波醫學

新聞來源:


溫哥華大夫的碎碎唸:
認識、面對、克服~~~
溫哥華大夫的另一個家: 【新】讀書人'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eshung2010 的頭像
    jameshung2010

    讀書人's 收藏

    jameshung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