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勁從何而來?      作者: 張方


 從 太極拳流行於世的那天起,有關於太極拳是否僅用意而不用力、怎樣用力、力從何而來的爭論從未停止過,近十年爭論尤為激烈。一方是以楊澄浦再傳弟子、四川的 張義敬先生主張的太極拳應大松大軟,另一方則是筆者的師叔、當代太極拳理論家、武氏太極拳的傳人王善德先生提出的針鋒相對的論點,既大松大軟、絲毫不用力 則打不了太極拳。


王善德先生現年71歲,自幼習武,17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後隨軍進入朝鮮戰場,多次與美軍特種兵肉搏均能以中華武功取勝。回國轉業後潛心于武學研究,先後尋師訪友修學形意拳和楊氏太極拳而不能如意,終遇師爺陳明潔,拜師後方知本門之博大精深而不作他想,善德先生隨陳師爺戴家心意拳時,練射丹田一功引發了他早年在戰場上患上的胃病,只能專修武式太極拳,善德先生天資聰穎且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行功走架時能理論聯繫實際,舉一反三,經幾十年修煉功力非同小可,1997年的秋天,善德先生領我說手試勁,他雙掌粘住我雙肩,又以雙手的中指貼住我肩後穴道,我捎一運勁既渾身酸麻,3天後,我出差去外地採訪,洗浴時搓澡的師傅說我後背左右對稱有兩青點,我讓他使勁搓下去,他搓了幾下說搓不掉,可能在肉裏面,我猛然想起數天前善德先生的那一手法.在此之前我一直對善德先生的理論不以為然,雖然他是我同門長輩,但我深信太極拳應大松大軟,絲毫不能使勁,被善德師叔這一領手,使我對太極拳的勁路有了重新認識

力與勁之辯 

十多年前,我隨北派吳氏太極拳宗師楊禹廷的入室弟子王輝璞先生學拳時,有一天在我們電視臺的演播間裏無意中看見拍攝兒童木偶劇的場面,那一個個被線串起來的小木偶沒人動的時候後癱作一團,只有在木偶演員操動那一根根線時才能做出各種動作.由此我想到了太極拳,如果沒有一種勁力貫穿全身,別說是打起拳能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恐怕連走路都要費點勁了.太極拳的行功正如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所說:"始而意動,繼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在楊氏老譜中有一扁《太極體用解》,其中提到身為心之用,勁力為身之用勁由於盤,力由於骨。 看來勁力與身體無法分開,而勁的產生則源於筋對於外力的感應,正如木偶因演員的手給予外力作用才能運動一樣。那麼給人體筋絡的第一外力作用就是地球的吸引 力,人體由此而產生反作用力,作用於筋,貫穿全身。筋在現代解部學中稱為韌帶,這是連接肌肉,骨骼和關節的紐帶。局部肌肉收縮而產生的是外力,所謂外家拳 的硬力,內家拳稱之為拙力,這種力缺乏靈活多變,運行時間長而力的穿透性也有限,沒有整體感,屬於人體的局部之力。 

內勁,尤其是太極拳的勁則是外力作用於筋,筋貫穿全身帶動肌肉,骨骼,關節的放縱和收縮而產生的靈活多變,遂順輕鬆,穿透力強的整體之力。 

筋的運行 

踵為起點,腳後跟是人體中筋腱聚集最厚的地方。在當代體育中黑人運動員之所以能夠獨領風騷,生理學家研究其人體結構時發現黑人的跟腱較其他人種發達,因此能夠在田徑、拳擊等需要瞬間爆發力的運動專案中佔據霸主地位。在《廉讓堂拳譜》中至少有兩次論及了腳跟,《五字訣》中有發勁要有根源,勁起於腳跟《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有兩肩鬆開,氣向下沉,勁起於腳跟, 在武式太極拳裏更是以實腿腳根擰轉,以鍛煉跟腱之力。吳式和武式太極拳門內均傳有腳跟之筋連接小腿、膝和大腿及胯,歸於腎的內功體系。武式太極拳還認為支 配腳跟筋腱的兩腎,一通於心,一通於腦,兩腎啟動和調節腳跟與地面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由此創立了以抽胯和疊胯為程式的虛實轉換內功。 

每一行功,實腿腰間之腎一松沉,帶動腳之跟腱作用於地面,地面的反作用力使跟毽蓄力一路上行,如武禹襄所言:勁起於腳跟,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骨。每一虛實轉換,周身之筋絡和氣脈均迴圈運行一次。細細品味,由此而知太極拳的魅力所在。 

五弓之力 

人體五弓之說早見於少林拳學。明末太極拳術流行於世後,逐漸衍生出陰陽、蓄發、開合等理論,至武禹襄和李亦佘則明確提出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功如放箭的太極拳勁力運用準則,並留有身備五弓圖傳世。主張太極拳應大松大軟的四川李雅軒先生在回憶其師楊澄浦發勁時曾這樣描述:是以腰脊之力,丹田之氣,周身整個之勁,是往下陡然一坐,往前陡然鼓勁,又像是往前一縱,往前一彈,往前一吐的神氣,所以被打者如觸電一樣而崩出。其 實這就是五弓之力的蓄發過程,雖然李雅軒及其傳人在拳學著述中一再強調太極拳不能用絲毫之勁,並避開身備五弓的發勁環節,但在實際打手應用中卻不能脫離五 弓蓄發之合力。甚至行拳走架每一虛實轉換,楊式、武式和吳式均主張:實腿要向下松沉,借的地力後,襠成弧形向前移動。這中勁起於腳跟的蓄發開合過程在各派 太極拳裏實質都是一樣的,不過是在闡述上略有不同而已。 

筆者曾先後師承北派吳式太極拳楊禹廷一系和武式太極閻志高一系的明師。吳式太級對一身具五弓之說強調的程度不及武式太級,但也主張走架時要有身備五弓的意念;而武式太極則反復強調五弓之力的蓄發與走架時起承開合之關係,且在練拳的各個階段均有不同的要求。 

近來有一些習練太極拳者怕身染僵勁而不敢負重,甚至連持杯提壺之力都不捨得,筆者認為完全沒有必要。試想楊班侯自幼習拳,一身的太極純功,而拒永年人王有福回憶說:幼年時見班侯所舞鐵槍重28斤,比武用杆子重78斤。武式太極拳宗師郝為真練功用的鐵杆子超過80斤,而筆者習練的太極石球也有20多斤重。《打手歌》有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的說法,這並非是讓太極拳家只永遠四兩之力就行了,而是說太極拳可以以巧破千斤。至於長年修煉太極拳者,筋骨隨身體之五弓成千上萬次的蓄發,由量變到質變,內力自然日趨深厚,打手發人時才能有整勁和穿透力,否則現代太極推手比賽毋需分級別了。 
世界上沒有哪一種道理是絕對的,更沒有終極理論存在。 
為了便於掌握,現把要領概括如下。 
1
,纏絲勁為太極拳命名的由來,沒有纏絲勁就不能使勁環繞著身肢節節上升,達到完整一氣。
2
,須知貫串的要求,不僅是運勁須通過關節部分,而且還須使它通過關節上下的肌肉部分,這是螺旋纏絲的作用。 

3
,太極拳有一對基本纏絲和五對方位纏絲是教和太極拳最好的工具。 

4
,運勁如纏絲,只有在輕靈貫串條件下才能實現;同時,神氣方面必須鼓蕩和內斂。 

5
,纏絲勁的運用不可產生缺陷,凹凸和斷續等三個缺點。 

最後,筆者提出的則是纏絲勁為何能增進身體健康的管見: 

我國傳統醫學譙,人的氣血是否通暢,就是人是否健康之表徵,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通則不前,痛則不通。所代醫學告訴我們:人吸收含氧的空氣進入肺。換氣後的充氧血液立即進入左心房,再至左心室進入大動脈,小動脈,微血管,含氧的氧氣球把血液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身體的每部分收了氧氣之後,立即把用後剩餘的垃圾-----二氧化碳由原血球帶回;帶有二氧化碳的血球遂經由靜脈的微血管,小靜脈管,大靜脈管肺管回到肺臟,並重新換回氧細胞再作運送工作。按自然之理,紅血球必須完成它的任務才行。但是,每一部細胞並不是全部都自動的,樂意的合作。 

在自然界中,也有另一種現象,即有動有靜,動靜合一。如准此理,則攜帶氧分子的紅血球,實沒有理由不帶回用過的廢物----二 氧化碳。但是,事實並不完全如此,因為吃飽了喝足了,休息一下,也是物之常情;甚至一休息後,就不想再動,也是常有之事。我們身上的細胞多的不得了,有些 懶蟲,也不足為奇。尤是在肢關節或未梢的地區,紅血球放下了氧細胞就不再前進,就在原地休息,似也不太過分。但是,它這一休息,就再也動不起來了,它必須 在休息的地方老死,我們的關節或末部位,今天死幾個,明天死幾個,為數不多,自不覺得屍體一多之後,必然造成陰塞,使血液迴圈不流暢,不通;某一部位的不 流通,不舒暢,呈現在外表的就令我們感到那個地方不靈光,有些酸痛,最後苦不堪言,找醫生也解決不了問題。萬般無奈,只好走自求多福的路子,去打太極拳試 試看。一試之後,大有起色。持之以恆的久練之後,痛風之苦竟不再相煩。打太極拳為什麼會有這種功效呢?就是我們打拳時運用了纏絲勁。這是為什麼? 

因 為,纏絲勁的運作,上肢是由肩而肘,而腕,而指,下肢是由胯,而膝,而踝,而腳掌,腳趾;在運作的過程中,每一個關節都不停的自我旋轉;我們練拳之時,還 要以意領氣。試想在以意領氣的旋轉過程中,放下了氧細胞後,想偷懶的細胞就會接到我們的指令:不可偷懶,把二氧化碳帶好,馬上順著靜脈管回家!我們不僅是 下了命令,還不停的旋轉以施加壓力。試問細胞在這種情況下,它能不乖乖的執行自己的任務,完成自己的任務?紅細胞聽命了,它的任務達成了,我們的氣血通暢 了。似此,我們會不會再有痛苦更嚴重之情?我們必然享有痛苦減輕之樂。





【新】讀書人 '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本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eshung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