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8/06/28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左)與振興醫學中心營養治療科組長余璧如(右)專門設計一套少吃、慢吃、吃八分飽餐點。(記者蘇健忠/攝影)

天天與死神拔河搶救病患,心臟外科醫師日日處在千鈞一髮的緊張場面,巨大的壓力成為常態,因此像多數外科醫師吃飯都快。心臟科名醫魏崢卻能從壓力中,領略「慢食」的情趣,他總是慢慢吃,吃少一點,吃得挑剔一點。

 

若說,魏崢是心臟移植第二人,國內恐怕還真沒人敢稱第一。他完成國內第一例成功心臟移植;世界第一例人工心臟移植後,等待心、腎移植成功;第一個不輸血幼童心臟手術。

 

國內心臟移植手術,有一半是魏崢所帶領的振興醫院團隊所完成,「世界第一」、「全國首例」、「唯一」等字眼不斷與魏崢的名字連在一起,代表一個又一個成功手術的亮麗成績。

 

吃太快 往往會吃過頭

 

在手術檯上,親眼看過、親手經歷這麼多生命的在分分秒秒間起落,對「生命」他自有想法。但魏崢笑說,「談到養生,我不及格耶!」不過,對於吃,魏崢有一套他自己的領略,國人還不知道「慢食」是啥時,魏崢已經身體力行。

 

「不要等到肚子餓極了才吃飯,就像煞車煞不住一樣,肚子餓才吃飯,容易吃得猛,容易吃過頭。」他說,食物進入肚子,變成血糖後,血糖上升才感覺到飽。若是吃太快,身體來不及察覺,等感覺到飽時,往往已經吃過頭。

 

魏崢認為,人吃三餐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他舉例,老虎抓了一隻羊,吃飽了就走。而人類不僅吃過頭,還是動物界裡,唯一一個需要定時吃三餐的動物。

 

餓了才吃 要吃得精緻

 

魏崢說,我們應該聆聽身體的訊息,肚子有點餓了才吃飯,人類卻明明肚子不餓,只因為時間到了就吃飯。「我們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吃飯,實在想不通,如果不餓,何必要吃飯?」

 

魏崢不是不在乎吃,相反的,他主張美食主義,「不好吃的,我不要吃。」與其暴飲暴食,魏崢喜歡慢慢吃,吃少一點,吃好一點。當然,品質好的食物就貴,因此也不會吃多,燒菜也不會燒多。

 

他看著纖瘦的女兒竟還禁食,還吃來路不明的瘦身食品;奉行晚上5點後不吃東西,所以女兒幾年來都不吃晚飯。坊間的流言比名醫爸爸還有說服力。魏崢無奈的說,應該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因為這是身體在告訴你,身體需要什麼東西。

 

魏崢也反對素食主義,吃素是不錯,但人畢竟不是牛,無法消化太多纖維質,吃一公斤的草也不會飽。他說,炒青菜時,放些許肉絲,紅燒豆腐,放些許肉絲,既增添鮮美滋味,也滋養身體。多數外科醫師吃飯都快,魏崢認為,吃飯是一種情趣,要慢慢品嚐,不要連自己剛才吞吃什麼到肚子裡都不知道。

 

基因決定生命 別神經兮兮

 

難免應酬時,魏崢喜歡去知名法式餐廳法樂琪。他說,別人請客,點餐要顧主人面子,而自己請客總不能要求別人一起少吃。法樂琪的沙拉吧,沙拉新鮮又好吃,而且沙拉吧上有素咖哩飯,清淡口味的咖哩飯也引得魏崢食指大動。

 

為了好玩,他在自家樓台種青菜。他發現,季節不對的食物不能吃,若硬要種出非當季的蔬果,得用很多殺蟲劑,否則植物根本長不起來。

 

看多生死來去,魏崢是個基因決定論者。他說,人一出生時,基因已經決定一切,有人30多歲就動脈硬化,有人80歲冠狀動脈還彈性十足,生命初始的時候已經決定一切,不需要為了追求「健康」,反而把自己搞得神經兮兮。

 

專家觀點》吃八分飽 最健康

 

張扶陽(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消化系醫學會理事)

 

人一天要吃幾頓飯,主要受到文化影響,其實沒有定論,就像某些人習慣不吃午餐,有些人夜裡還要吃宵夜。不過,現代人吃三餐已是約定俗成,利用午休時間,讓上班族吃飯,總不能下午肚子餓,員工自行離開工作崗位去吃飯。

 

人的食慾有一個複雜的機制,大腦會分泌激素,促進食慾;等到食物進入體內後,會再分泌另一種激素,感覺飽足。食慾還會受到情緒、荷爾蒙影響,癌症病患受荷爾蒙變化,始終胃口不開,不想吃東西。

 

少數必須使用靜脈輸液的禁食病患,若是禁食太久,胃部黏膜可能萎縮,對抗外來細菌的能力就會變差。至於一般人,偶而一、二天不吃飯,對健康影響不大。

 

最好注意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千萬不要暴飲暴食,吃八分飽,少刺激性食物,此外,也要注意控制體重,避免過胖,以及少碰菸酒。

 

【2008/06/28 聯合晚報】



溫哥華大夫的碎碎唸:
慢活~~慢工出細活~~人生才會快活~~~
溫哥華大夫的另一個家: 【新】讀書人'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PIX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eshung2010 的頭像
    jameshung2010

    讀書人's 收藏

    jameshung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